首页 | 部门概况 | 通知公告 | 新闻报道 | 科研工作 | 党群工作 | 教学工作 | 制度文件 
 
好书推荐   更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7月1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在教学楼30...[详细]
为引导我院学子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一步激发青年的责任担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具...[详细]
 
当前显示: 首页>>教学工作>>实践教学>>正文
刘家明《参观红旗源心得体会》
2018-11-20 08:53 刘家明  审核人:   (点击: )
[文章下载] [字号: ]

2018年10月16日. 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下,我有幸获得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学习红旗渠精神的资格,为此倍感荣幸。

26日上午到达红旗渠干部学院,下午参观红旗渠配念馆在导游的讲解下,我感受到:漳水悠悠.千年不断,太行巍巍,万年不朽,但悠悠的漳水却不经林州,巍巍的太行也不通河流,林县人民深深的无奈。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人相食”次数竟多达五次!历朝历代都曾修建水渠,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林州缺水的状况。直到新中国成立。一位优秀的共产党人杨贵打破窠臼,跳出局限,提出了“引漳入林”工程,批文下来,上头沒有拨一分钱,林县人民依靠自立更生的精神。没有工具自己造,沒有火药自己做,没力粮食自己担,工具坏了自己修。就这样,完成了红旗渠这样伟大的工程,边走边听边看,面前仿佛出现了林县人民面对因难不屈的怒吼,在艰苦的条件下高昂的斗态!可歌可泣。时间转瞬即逝.我已经回到门口, 不舍得走出馆口。天已经黑了。晚上观看了杨贵书记为解救林县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的话剧,其中多次泪流满面。为林县人民不屈不挠,自立更生,更为杨贵县长舍已为人,为林县人民辛苦劳累而感动。走在回去的路上,许久平复不了心情。

17日一早坐车前往青年洞。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过“红飘带”亲眼见证林县人民的劳动成果,不由想起当年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坚苦奋斗十年!林县人民的精神在脑海里印象更加深重。下午坐车离开,我知道我必将以实际行动弘扬红旗渠精神,同时回去让同学们知道这段历史,让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永久动力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刘家明

打印    收藏
上一条:《红旗渠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下一条:刘洋《传承红旗渠精神,增强党性修养》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学习出版社 | 时事报告杂志 | 全国宣传干部学院 | 党建网 | 思想政治工作网 | 中国文明网 | 河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建议使用IE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银河街2号 豫ICP备150136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