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在中国科学发展的各个时期均占有重要地位,有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中国文字博物馆教育基地是弘扬“仓颉造字”科创精神的主要阵地。基地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北观区人民大道656号。
一、背景信息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文字博物馆自2009年开馆以来,一直遵循“三贴近”原则,积极主动地推进与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方式,使自身服务社会功能不断得以加强与延伸。
2017年9月,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正式奠基,续建工程完成后,中国文字博物馆将成为功能完善、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知识型、信息型博物馆,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和国际性文化交流平台。
2019年11月9日,国家语委授牌中国文字博物馆成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2019年11月12日“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字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挂牌成立。此外,2019年12月21日,中国文字博物馆领导出席了在安阳师范学院举行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暨汉字文化传承创新联盟揭牌签约仪式。
2022年8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入选教育部办公厅、科学技术办公厅联合设立科学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名单。
这些培训基地、实践教学基地以及研究中心建立,无疑大大密切了中国文字博物馆与高校及科研机构联系,为中国文字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开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二、建设现状
中国文字博物馆一期工程用地81亩,建筑面积22700平方米,包括字坊、广场、主体馆等。基本陈列以世界文字为背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以详实的资料、严谨的布局、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古汉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同时,以古汉字符号为独特视角,反映东方华夏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具有普及性和学术型双重使命。
2021年10月19日上午,2021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广场开幕。开幕式上,北京语言大学与安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文字博物馆签署合作建设国际汉字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战略框架协议。合作旨在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在中国文字博物馆设立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汉字教育实践与研修基地”,开展面向国际人士的汉字与中国文化教育实践与研究,加强中外博物馆合作,培养中外语言交流人才,推动中国语言文化走向世界,促进多元文明互鉴。
2022年4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发布《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中国文字博物馆名列其中。
中国文字博物馆十分重视文字文化科学普及和传承工作,开辟了甲骨学堂、专家大讲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等。为深入挖掘文字文化内涵和科普资源,中国文字博物馆组织了一支涵盖研究人员、科普讲师、讲解员和志愿者在内的科普团队,有计划地开发了14类近120节课程,在馆内举办教育活动1200多场,近50000个(次)家庭参与了科普活动。以“汉字精神励少年”“我爱甲骨文”“开学第一课”为主题的馆外教育活动走进全国41所学校,开展特色主题教育活动534场,受益学生38000余人次。积极利用线上平台,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图文课程800余节,视频课程48节,开展的以“大道至简”“宝藏四方”等主题的线上直播活动,线上观看人数总计超过1400万人次。作为“学习强国”供稿单位,已向学习强国平台推送《读党史 学汉字》《甲骨文成语故事》等图文、视频资料100余期,总阅读量逾1100多万人次。
中国文字博物馆将以科学精神教育基地为契机,加大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文字文化普及力度,运用好甲骨学堂这一社教阵地,倡导科学方法、传播优秀文化、弘扬中华美德,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
三、基本现状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北观区人民大道656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例行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特殊情况请参照中国文字博物馆开放公告。
门票价格:常规展览免费参观。
公众号:中国文字博物馆字博社教

抖音:中国文字博物馆

官网:

https://www.wzbwg.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