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共南阳第一党支部成员——刘福僧
刘福僧,1908年出生,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刘宋营村人。1924年初, 刘福僧考入开封教会学校圣安德列中学学习外语,此年秋,他到中州大学预科学习。在此,他接触《向导》周报、《新青年》等杂志,开始接受新思想,并参加了“ 青年协社”。此时,他在开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5月的一天,在豫西南南阳的一个村庄——刘宋营村,诞生了南阳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南阳支部。中共南阳支部的诞生犹如一束璀璨的火炬,照亮了黑暗中的南阳大地。中共南阳第一支部的发起人,是几位分别从上海、开封回乡的大学生,他们是南阳籍的中共党员杨士颖、刘友三、朱冠洲、刘实中、刘福僧、刘协中,这些亲近又熟悉的名字,在《中国共产党南阳历史》里熠熠生辉!
1926年10月,刘福僧和刘协中由开封赴武汉报考黄埔军校未成,遂回到家乡刘宋营村参加了中共南阳支部工作。12月,中共南阳支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协助国民党筹建基层组织”的指示精神,决定派刘友三、杨士颖、刘福僧、刘实中、刘协中以国民党党员的身份,帮助国民党筹建南阳县党部。国民党南阳县党部的建立,为中共组织开展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他们经常以国民党南阳县党部成员的名义,宣传革命。刘福僧以此身份,经常深入到各个中学参加集会,发表演说,传播革命思想,他出口成章,激情澎湃,不少师生都很敬佩他。他的演说激发了广大师生的革命热情,推动了青年学生运动的蓬勃发展。
刘福僧和战友们在刘宋营村创办平民学校、开设农民夜校、宣传发动群众、组建农民武装,将点燃的星星之火在南阳大地上熊熊燃烧,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为了革命的胜利、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他和战友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南阳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28年4月,南阳县委和刘宋营党支部研究决定发动刘宋营农民起义。刘福僧任政委,刘实中、刘协中任正、副指挥长,成功夜袭国民党唐河县白秋镇税局,打响了南阳农民革命武装起义的第一枪。刘宋营农民起义夜袭国民党白秋镇税局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共产党组织和农民自卫团成员,根据这次的成功经验,他们又攻打土寨公所、桐河乡劣绅徐九太太和唐河县枣园村劣绅王仁甫。刘宋营农民起义是共产党领导南阳县农民进行武装斗争的一次尝试,打击了地主豪绅的反动气焰,震动了国民党反动当局,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为以后开展武装斗争培养了骨干,积累了经验,对推动南阳革命历史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刘福僧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的革命干部,优秀的军事、政治领导人。刘福僧同志舍弃优裕的家庭生活,投身革命,英勇顽强,不屈不挠,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英年早逝,长眠他乡。他作为中共南阳第一个党组织创始人之一,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将光耀华夏,永载史册!
——202207202
体舞二班
刘幸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