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疫情为教材,全院6000余名师生同上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发布日期:2020-03-11  点击:[]

    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直播课。学院党委以疫情为课堂,将疫情做教材,组织全校6000余师生通过网络,共上这堂思政大课。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4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学院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各单位积极响应,组织到位。全体郑大体院人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平台,共同开启了这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情感温度的精彩大课。

        

    (老师和同学们在认真听讲)

    直播结束后,我院师生纷纷发表感言。

    思政部教师马海杰博士:“听完直播课后,觉得思政课完全可以讲得既有理又有趣,这就对思政课教师提出较高要求,“强能力、做科研、讲理论、讲故事”,教师必须既要有理论素养、还要有实践积累、也要有教学艺术;广博阅读,搜集案例,能把大家都知道的案例讲出实事求是的新意来,是思政课教学的一大亮点;吃透中央政策,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教好思政课的根本前提条件。通过四位教师的直播课,感悟很多,也更有信心把自己的课教好。相信在学院和思政部领导下,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向先进学习,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同学们一致认为四位学界大咖讲得非常精彩、直抵人心;通过学习,感受颇深,收获满满。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抓住契机、化危为机,在战“疫”大考中认识中国,在青春奋斗中担当责任,谱写“大写青春”。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本次思政课与现实对接,既有家国情怀、又有服务现实意识,深刻挖掘思政课的精神内核,找到了永不过时一以贯之的理论元素,成为解释现实困惑的利器;为我院在扎实开展新冠病毒防控工作中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上一条:总结历史经验 增强抗疫必胜信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把“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直播课融入教学
    下一条:“开学思政第一课”系列四:思修课开学第一课讲些什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