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思政第一课”系列三:成就无大小,心中有祖国——思政部上好“特殊的第一课”

    发布日期:2020-03-04  点击:[]

    根据河南省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文件精神,结合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制定的关于上好新学期思政第一课的工作部署,思政教研部制定了《思政教研部关于上好2020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实施方案》。思政教研部任课教师为更好履行思政课教师职责,筑牢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思想防线,在开展网络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教学对象,整合线上和线下课程资源,深挖抗击疫情前线的思政元素,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接地气、引共鸣、强信心、润心灵的“开学第一课”。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中,张洋老师以《特殊的第一课》为主题,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和抗疫工作进展,讲述抗击疫情过程中的抗毒防疫英雄和中国制度优势,帮助同学们在客观理性的看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同时,启发同学们去思考抗击疫情背后的家国情怀,鼓舞和期待同学们能够在这场风雨的洗礼之后,能够更加快速的成熟起来,获得更加厚重的现实感悟,能够具有更大的责任与担当,对国家和人民有更深的情怀,辩证地看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曲折和磨难。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在这堂《特殊的第一课》中,王远方老师从“抗疫”故事中选取素材,用生动的案例和精准的分析,点赞中国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点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点赞抗疫逆行英雄,引起同学们的强烈龚梦,对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责任教育、规则教育课,引导同学们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思想、纪律观念,加强自我防护,遵守防控要求,为打赢全民战“疫”不添乱、作贡献。

    马海杰博士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以“通过这次武汉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和这场抗‘疫’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同学们从中有什么启发?以后如何做?”为话题,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大家发言很积极,讨论热烈。最后,马老师总结了三条。第一,人类在自然面前,还很渺小,需要尊重自然,爱护动植物,敬畏生命,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第二,要珍惜时间,学好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健全人格心理,勇于担当,主要是培养爱国心,最终成为能够担负新时代新使命的时代新青年。第三,这次事件反映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党和政府十八大以来特别重视这一问题,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部署了这一问题,相信通过这次灾难,我国必将进一步强筋壮骨,完善和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国家要有绝对信心,树立“四个自信”。个人可以参与其中,成为一个有道德、守法的好公民,也是有利于国家治理的。

    成就无大小,心中有祖国。在这场“疫情”的大考面前,思政教研部通过这样一堂不寻常的“特殊第一课”,让同学们能够拨开迷雾见真知,对充斥在网络中的不实言论起到了批驳谣言、正本清源、答疑解惑的作用;让同学们能够风物长宜放眼量,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辩证地看待“顺境与逆境”、“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起到了疏解情绪,回应关切、坚定信心的作用。“特殊的第一课”,让思政教研部与同学们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帮助同学们在事实面前坚定信心、开阔心胸、放宽眼界,增强“四个自信”,听党话,跟党走,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供稿:张洋 王远方 马海杰)

    上一条:“停课不停学”系列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教师坚守教学岗位
    下一条:“开学思政第一课”系列二:我们的信,我们的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