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新闻班崔明恩《愚公移山实践心得》

    发布日期:2018-06-24  点击:[]


    提及“愚公移山”,我脑海中首先闪现的便是《列子.汤问》里的寓言故事,从来都不会想到把寓言故事和党以及国家的精神意志联系在一起。

    毛泽东同志曾把愚公移山精神概括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老愚公虽然在90岁的时候开始去挖太行、王屋二山,以人之力去对抗那巍峨的大山,任任何一个人都是无法想象其实际实施的困境的,但是愚公却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世世代代,一代接着一代,总有完成的那一天。

    而我们的革命的进行又怎么离的开“愚公移山的精神”,毛泽东同志也曾多次在大会上提及“愚公移山精神”。革命的进行就如移山一般,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尽心投入,以及抛头颅撒热血的热情,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积极的参与,只有如此,山才能移走,革命才能走向胜利。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需要我们人民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中华民族遭受过沉重的灾难,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战,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上下求索,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而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秉持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信心和决心。如在考研过程,考试仅仅需要那几天,但是我们要在前期花费一年甚至更长的时候去准备,在准备过程中,“愚公移山的精神”便也是一直鞭策着我们的一种动力。老愚公都能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那我们只是只要能坐住冷板凳,督促自己少玩手机,与老愚公想比,我们遇到的困难还不及他的千分之一,他能坚持直至感动上帝,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在王屋山的实践教学中,更是使我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身体的劳累,更因为是精神的锻炼。我的家乡地处平原地区,看到大山是极其不易的,因此我看到大山之后是非常兴奋的,心理的兴奋也抵不过身体的劳累。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这次的活动只需要爬到王屋山的五分之一即可,但由于天热,以及所给的时间太短,许多人便选择放弃爬山。我的初心也是如此,但是同学的鼓励,以及成功登顶的同学们的鼓励,我们忍着炎热和双脚的酸痛,最终成功登顶,真正经历过,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真正爬过山,才能磨练自己的意志,找到自己所能爆发的突破点。

    这次“愚公移山培训”的实践教学,使我了解了许多的之前所不知道的东西。如果不游历济渎庙的话,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济渎庙的历史,济渎庙的古迹,以及济河的存在。

    总之,实践教学确实是能学到许多坐在教室里所学不到的东西,如果不出去,我可能永远也不知道“愚公移山”精神,也不知道“愚公移山”精神需要我们传承的内涵所在。

    上一条:2016级新闻刘家贝《愚公移山学习心得》
    下一条:2016级新闻班何佳《愚公移山实践教学心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