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概况 | 通知公告 | 新闻报道 | 科研工作 | 党群工作 | 教学工作 | 制度文件 
 
好书推荐   更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7月1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在教学楼30...[详细]
为引导我院学子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一步激发青年的责任担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具...[详细]
 
当前显示: 首页>>教学工作>>实践教学>>正文
《红旗渠之行》邹金峰
2018-11-20 11:05 17级运训九班邹金峰  审核人:   (点击: )
[文章下载] [字号: ]

2018年10月27日历经四个多小时的车程,由郑州大学在思政教研部组织带队的红旗渠社会实践小组终于到达我们此次学学习的地方,安阳市红旗渠干部学院。

刚刚到地方就有学院的教学老师,刘佳玲老师到车上开始给我们进行学院介绍和学习课程以及行程安排。

第一眼看到林县的面貌根本无法想到这里是一个常年没有水的地方,因为这里不仅有水还有胡泊,还没有到更没有具体了解红旗渠,我却已经对他的历史深深吸引,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兴趣,他们是我揭开红旗渠神秘的面纱的金钥匙;红旗渠精神就是面纱下的瑰宝

红旗渠干部学院位于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河南省林州市、建成于2013年8月。学院占地170亩,建筑总面积5.5万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余人进行学习培训。学院系安阳市委直属事业单位,河南省党性教育“三学院三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集精神传承,党性教育,宗旨践行为一体的党性教育特色基地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下午我们社会实践学习小组乘车前往红旗渠纪念馆,在去红旗渠纪念馆的车上,刘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红旗渠纪念馆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红旗渠纪念馆地处于整个林县的最高位置,同时也是红旗渠的分水岭,红旗渠的总干道在分水岭这里分为数个水渠,流向整个林县,灌溉着林县的数万人口和田地,使林县人民从此过上了有水吃,不缺水的日子

在红旗渠纪念馆中,我们看到了林县人民没有修建红旗渠以前上上百年的干旱缺水的历史,在林县这片土地上,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三次人吃人事件的发生。以及刘老汉的故事,刘老汉的儿子在大年初一的那一天清晨,前往数十里外的地方取一旦水回来一家人好好过年,谁想到在回来的路上摔了一跤,水洒了,腿也摔伤了,回到家中因为自责悬梁自尽,刘老汉的儿媳也因此带着孩子离家出走了,图中的人物正是刘老汉,在这种情况下跪地痛哭,大问苍天为何如此对待他们

林县山河的巨变,林县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变开始于1960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引漳入林”提议,林县县委全体通过就“引漳入林”一事的提议从此林县人民开始了历经十年的“引漳入林”工程修建,林县的历史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发生了变化

在修建“引漳入林”也就是红旗渠的期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先进模范和典型以及许许多多为了红旗渠奉献了生命的人;

由于红旗渠整个施工线路都是在悬崖峭壁上,而且太行山经过常年的风吹日晒,表面许多山石风化,常常脱落下来砸伤下方施工的民工。当时的共产党员任羊成当即组织除险队,并率先下去除险。这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让我感触颇生,身为共产党员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亦是红旗渠精神的体现、更是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

林县人民的誓把山河换新装的伟大红旗渠精神,在党的领导下他们成功的改变了林县世世代代的缺水生活,让林县成为一个再也不缺水的美丽家园,这个过程中的事例和精神使我受益终身,始终记住红旗渠精神记住林县人民的干劲和杨贵书记一往无前的决心和魄力,他们将成为我人生中的楷模、榜样。

17级运训九班

邹金峰

201708431

打印    收藏
上一条: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下一条:《红旗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李淑璠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学习出版社 | 时事报告杂志 | 全国宣传干部学院 | 党建网 | 思想政治工作网 | 中国文明网 | 河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建议使用IE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银河街2号 豫ICP备150136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