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 思政课”系列学习活动

    发布日期:2022-11-05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22年11月3日-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腾讯会议平台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集中参加由省教育厅主办的河南省“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系列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宋雪梅、院长李宏斌和全体无课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参加。目前已集中组织参加系列学习活动的第一讲至第四讲。

    此次学习活动由国内权威专家从党的二十大报告解读、学术研究、教学运用等多个角度,对如何及时准确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合思政课开展精准指导。一场场高质量的讲座既增进了思政课教师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全面系统把握,又带来了有益的学术启迪和深刻的教学思考,为下一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组长卢进伟副教授表示:“二十大报告的理论创新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指引,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必须持续融入。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以讲述伟大建党精神为抓手,拓展补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容。要激励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永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组长韩银廷副教授认为:“通过学习陈金龙教授题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思考”的主题讲座,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线索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深有启发,探索、寻找、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线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组组长徐静博士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原理课的授课教师,还要进一步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坚持”的基本内涵和内在逻辑。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原理课程,从理论层面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辩证关系,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威力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形象。”

    通过学习研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一致表示,要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准确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会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学习活动

    关闭